- 发布日期:2025-04-12 21:58 点击次数:125
文学如月光,无用,却让人心柔软。
茅盾文学获奖者麦家陪你读书,推出《读书就是回家》系列篇:包括:寻找篇、信念篇、有爱篇、勇敢篇。每个系列分别有11部以对应系列为主题的最有影响力文学经典。
把一本厚厚的书浓缩为1万字的精品书稿(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在微信读书读每个系列的每篇文章),“把书读薄”;同时结合不同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,由浅入深,理清故事脉络、剖析人物性格、梳理干货亮点,轻松看懂世界名著。
从了解一本经典开始,好读书,读好书,勇敢迈出阅读第一步,去了解经典中蕴含的真正的人生大道。我们身处不同的世界,但成长、亲情与人性,却从来没有什么不同。永远不要停止探寻它们的美好,这是你创造未来的底气。
寻找篇
01
—
毛姆《刀锋》
做永不妥协的自我
“超会讲故事的小说家”毛姆三大代表作之一,入选“五十部灵性经典”。为了寻找生命真正的意义,主人公拉里踏上了苦苦求索的道路,最终获得了灵魂的升华。
《刀锋》中的人物,被毛姆分成了两大对峙的阵营:一方以拉里为代表,崇尚内心丰富的精神世界,他们不信仰权钱,也不屈服于任何社会行为准则;另一方以伊莎贝儿、艾略特等人为代表,在他们心中物质是与悲喜紧密相连的,社会体系下所认定的成功,就是他们毕生所求。
毛姆带给我们的思考是:精神与物质究竟哪个才应该是我们追寻的终极目标。
麦家点评:不要阻碍年轻人的选择,他们能找到自己的路。
02
—
胡适《四十自述》
容忍比自由更重要
一代开风气之先者胡适生前唯一撰写的成长自传,足以影响你一生的名家传记。其实人生不是梦也不是戏,是一件最严重的事实。
虽然时代不同,但是人心同理。胡适先生的成长历程,同样能够给我们现代人的成长带来积极的意义。
麦家点评:我们走过的路,读过的书,受过的教育,都会变成滋养我们的养料,在某一时刻,开出灿烂的花朵。
03
—
卡夫卡《城堡》
探索自我是我们一生要走的路
《城堡》是卡夫卡长篇小说代表作,自初版以来,已经被翻译成十几种文字,被誉为“后世无法逾越,非读不可的小说经典”。小说从始至终都被一种冷清的、神秘的氛围笼罩着,情节和人物都极其荒诞,但是寓意深刻,卡夫卡借以告诉世人:人们所追求的真理,不管是自由、公正还是法律,都是存在的;但这个荒诞的世界会给人们设置种种障碍,无论你怎样努力,总是追求不到。
《城堡》写于1922年,彼时距离卡夫卡生命的终曲只剩最后两年。如果说之前的《审判》奠定了“卡夫卡式”小说的风格基础,那么作为遗作,《城堡》则是“卡夫卡式”风格的成熟与顶峰之作。
麦家点评:一场对自我的探索,每个陷入孤独、恐惧和迷茫的人都该读一读。
04
—
塞林格《麦田里的守望者》
青少年成长手册
20世纪必读英文书之一,中学和高等学校必读的课外读物。主人公霍尔顿的经历和思想在青少年中引起了强烈共鸣,因为他们有着一样的理想、苦闷和彷徨。
对于虚伪的现实,霍尔顿可以叛逆到底,但“一个成熟男人的标志是为某种事业卑贱地活着”。他要用自己的生命守望孩子们,让他们得以在麦田里自由自在地狂奔。他要守望他们的自由,守望他们的安全,守望他们的成长。
麦家点评:每一个青春期的孩子,都应该读一读塞林格。
05
—
保罗·柯埃略《牧羊少年奇幻之旅》
不忘初心,方得始终
本书讲述了一个牧羊少年圣地亚哥追寻宝藏的奇幻冒险故事。这个故事凝聚了质朴的力量,也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宏大的主题:人类如何超越自我去追寻近在身边的东西。
麦家点评:所有的偶然都是必然,男孩的选择和旅程造就了他独一无二的人生。
06
—
村上春树《挪威的森林》
不朽的青春物语
村上春树的作品中最容易看的一部,没有卡夫卡式的隐喻,没有匪夷所思的情节,只是用平缓干净的语言娓娓讲述着已逝去的青春,讲述青春时代的种种经历、体验和感触。
麦家点评:死并非生的对立面,而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。
07
—
列夫·托尔斯泰《战争与和平》
列夫·托尔斯泰的长篇小说《战争与和平》几乎写尽了19世纪初欧洲和俄国的重大历史事件。它以俄国1812年的卫国战争为中心,同时涉及多个国家,以及著名人物的政治、军事、外交斗争。在真实和虚构之间随意切换,让我们看到了关于生命和生活的答案。
也许,托尔斯泰藏在作品中的真义,也就是要我们在阅读他的故事时,不仅要身临其境,还要思考如何完成自我蜕变,最终完善自我。我们唯一需要做的,是在接下来的日子里,不停地出发,然后抵达新的彼岸。
麦家点评:书中流露出来对人性的悲悯情怀,穿越时空背景,仍旧撼动人心。
08
—
扬·马特尔《少年Pi的奇幻漂流》
人生和自我都是用来相处的
毕业于哲学系的作家写的这本小说里,讨论了自由、人性、信仰、成长等许多问题。尽管“这个故事有一个幸福的结局”,但真相依旧震撼人心。
麦家点评:有些东西并不合理,但你必须相信。
09
—
吉卜林《丛林之书》
全人类的心灵乌托邦
《丛林之书》不仅博得无数青少年的喜爱,同时也使成年读者得到了无穷的乐趣,把他们带回了童年时代金色的美妙幻想世界。正像马克·吐温说的那样:“我了解吉卜林的书……它们对于我从来不会变得苍白,它们保持着缤纷的色彩,它们永远是新鲜的。”
麦家点评:通过一个男孩在丛林中的冒险,展现人类原始的善良和勇敢。
10
—
乔斯坦·贾德《苏菲的世界》
哲学入门之书
《苏菲的世界》不仅能唤醒人们内心深处对生命的敬仰、对人生意义的好奇,而且也为每一个人的成长——为生命由混沌走向智慧、由困惑而进入开悟之境,挂起一盏明亮的灯……
麦家点评:走入哲学的世界,加深对生命的好奇和热爱。
11
—
詹姆斯·乔伊斯《尤利西斯》
现代普通人的史诗
在世界文学史上,詹姆斯·乔伊斯无疑是一道璀璨的光芒。他是20世纪最伟大的作家之一,其作品及“意识流”思想对世界文坛影响巨大。他用了七年时间写下的长篇巨著《尤利西斯》,被评为有史以来最优秀的十部小说之一,但同时也是最难读完的“天书”之一。
乔伊斯通过布卢姆写出了人性的善良,表达的是对反犹太主义的驳斥,而布卢姆则成了世界现代文学史上一位著名的犹太人的典型代表。
麦家点评:即使经历了许多失望,走过了许多弯路,也要不断地寻找失落的自我。
信念篇
12
—
温斯顿·格鲁玛《阿甘正传》
生命是场永不放弃的奔跑
一百五十万豆瓣电影粉丝钟爱的《阿甘正传》小说原著,十八个省市自治区推荐的学生必读书目。阿甘,是常人眼中的白痴,也是马云、任正非、王石、俞敏洪等企业家最钟爱的人物。
在三年多的时间里,阿甘四次横穿美国全境,漫长的旅途最终在国内引起关注。人们为阿甘的这场长跑赋予了各种各样的意义,人们认为他是个智者,“拥有所有问题的答案”。这是对阿甘的误解,但从另一个角度而言,阿甘那种简单的、跟随自己内心的生活方式,也确实是所有问题答案的来源。
麦家点评:透过阿甘的眼睛,我们看到了世态的复杂和庸俗,更觉人性真诚的可贵。
13
—
山田宗树《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》
生而为人,不必讨好他人
“社会派”大师山田宗树生涯代表作,被奉为当代女性的心灵史诗。松子的一生充满了荒诞和苦难,她却从不放弃希望,在绝望之中开出了美丽的花朵,认真活过。
麦家点评:每个用力生活、勇敢去爱的人,都该被世界温柔相待。14
—
卡勒德·胡赛尼《灿烂千阳》
黑夜无论怎样悠长,白昼总会到来
每个布满灰尘的面孔背后都有一个灵魂,而希望是栖息于灵魂中的一种会飞翔的东西。如她们的面貌一样纯真,如她们的灵魂一样不朽。
麦家点评:即使命运再般悲苦,希望与爱的眼中仍能看到美。15
—
玛丽莲·弗伦奇《醒来的女性》
女性自我觉醒的心灵史
有一天,女人或许可以用她的“强”去爱,而不是用她的“弱”去爱,不是逃避自我,而是找到自我,不是自我舍弃,而是自我肯定。那时,爱情对她和对他将一样,将变成生活的源泉,而非致命的危险。
麦家点评:我们不只是别人的另一半,我们还是我们自己。16
—
罗曼·罗兰《名人传》
奋斗不息的英雄交响曲
影响了一个多世纪的传世佳作,“人类有史以来的三十本好书”之一。一阕奋斗不息的英雄交响曲!贝多芬、米开朗琪罗和托尔斯泰三位伟大艺术家的传奇一生!
麦家点评:为那些在苦难中挣扎和彷徨的人所写,是献给一切正在历难的心灵的福音。17
—
R.J.帕拉西奥《奇迹男孩》
善良使我们称为更好的人
《奇迹男孩》是一部关于爱、希望、勇气、选择、生命意义的书,故事告诉我们,每个人都有不为人知的挣扎,聪明是一种天赋,但善良却是一种选择。
麦家点评:命运可能会跟你开一个残酷的玩笑,但爱能让生命化为奇迹。18
—
陀思妥耶夫斯基《卡拉马佐夫兄弟》
一幕关于人的精神的戏剧
《卡拉马佐夫兄弟》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最后一部作品,也被公认为是他最伟大的作品。关于这本书的创作意图是他一辈子魂牵梦萦苦苦思索的问题:上帝是否存在。他希望通过主人公阿辽沙·卡拉马佐夫的经历,探讨上帝的精神如何体现在现实生活中,希望把信仰问题变成一个人们天天面对的生活问题。
陀思妥耶夫斯基是公认的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两个俄罗斯作家之一,而另一个是托尔斯泰。
如果说托尔斯泰代表着俄罗斯文学的广度,那么陀思妥耶夫斯基便代表着俄罗斯文学的深度。
麦家点评:世间所有真实的痛苦,给你撑过内心煎熬时刻的力量!19
—
东野圭吾《解忧杂货店》
微小却长存的善意
东野圭吾最受欢迎的作品,五十万豆瓣读者高分力荐。讲的是一家杂货店可以连接过去与未来,当你站在人生的岔路口挣扎犹豫时,杂货店能解决你的烦恼。
麦家点评:每一个选择只要努力过,都是正确的选择。20
—
马克·李维《偷影子的人》
每个人都与众不同
畅销四十九个国家,这部作品完美展现了作者温柔风趣的写作风格,清新浪漫的气息和温柔感人的故事相互交织,是一个唤醒童年回忆和内心梦想的温情疗愈故事。
麦家点评:温柔地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,帮他们找到点亮生命的小小光芒。21
—
克莉丝汀·汉娜《萤火虫小巷》
有了朋友,生命才显出它全部的价值
《萤火虫小巷》被美国读书网站评为历年来赚人热泪的十本书之一。两个女孩跨越漫漫岁月的友情验证了:谁要在世界上体会过肝胆相照的境界,就是尝到了天上人间的欢乐。
麦家点评:友情是人间珍品,像萤火虫的微光,却足够温暖彼此的一生。22
—
胡赛尼《追风筝的人》
为你,千千万万遍
现象级畅销之作,感动全球两千万读者的文学经典。爱、恐惧、愧疚、赎罪……这些文学与生活中的所有重要主题,通过真挚的情感和环环相扣的情节交织在这部惊世之作里。
麦家点评:追风筝是成长的仪式,也是希望的寄予。友爱篇
23
—
马尔克斯《霍乱时期的爱情》
爱情不会辜负痴情的人
史上“无争议诺贝尔文学奖得主”、20世纪文学标杆马尔克斯的传世巨著,一段跨越半个多世纪的爱情史诗,穷尽了所有爱情的可能性。
本书的作者加西亚·马尔克斯,是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,他擅长将现实主义和幻想结合起来,以平静从容的口吻,无比优雅的语调,给读者讲述一个个残酷现实的故事。在他的叙述里,哥伦比亚乃至整个南美大陆的风云历史像一幅画卷,徐徐展开在读者面前。
麦家点评:所有的爱情故事或许各不相同,但对于爱情的渴望每个人却始终如一。24
—
雨果《巴黎圣母院》
在命运的漩涡里无人幸免
不可不读的爱情经典,雨果用它征服世界!在人类文学史上,《巴黎圣母院》让美与丑、善与恶产生极端的碰撞,是震撼灵魂的命运交响曲,浪漫主义文学的至高代表!
维克多·雨果是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,人道主义的代表人物,一生写过多部诗歌、小说、剧本、文艺评论和政论文章,在全世界都有着广泛的影响力,被人们称为“法兰西的莎士比亚”。
麦家点评:当你凝视深渊的时候,深渊也在凝视你。25
—
路易莎·梅·奥尔科特《小妇人》
不负爱与自由
开创女性成长小说先河之作。八十八本塑造美国的文学名著之一。深深影响当代流行文化,一百年来改编二十五次,平均每四年推出一次同名影视作品。
麦家点评:爱会逐走恐惧,而感激可以征服骄傲。在你跌进深渊时,唯有爱你的人愿意伸出双手给予你支持。26
—
简·奥斯汀《傲慢与偏见》
对爱情的选择,就是对人生意义的选择
“可与莎士比亚平起平坐”的作家——简·奥斯汀代表作。《傲慢与偏见》中体现的女性意识的觉醒,即便是在两百多年后的今天依然让人印象深刻。
麦家点评:愿你能遇到一个真正匹配的爱人,用最舒服的方式相爱,一生很长,彼此打磨,成为最默契的那一对。27
—
夏洛蒂·勃朗特《简·爱》
我唯一不能丢弃的东西是自尊
英国文学神话“勃朗特三姐妹”之一夏洛蒂·勃朗特的代表作,英国卫报十大青少年必读书,高票入选BBC人生必读的百部经典。一部关于自由、尊严、爱情和幸福的浪漫传奇。
麦家点评:不论多爱、多在意,都要追求'平等’。28
—
福楼拜《包法利夫人》
爱与欲的煎熬
直到《包法利夫人》的出现,小说里才有了女人真正的欲望!法国文学至高之作,在雨果把浪漫主义文学推向制高点之后,福楼拜用《包法利夫人》开创了现实主义小说的典范。
麦家点评:失败的婚姻也许不全是人的过错,而是时代酿成的灾祸。29
—
苏童《妻妾成群》
女性生命如昙花般地绽放与凋零
贯穿中国当代三十年文学史的写作大师苏童蜚声海内外、震撼几代读者的小说代表作。由此改编的电影《大红灯笼高高挂》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。
麦家点评:在这个妻妾成群钩心斗角的家族里,没有人能独善其身。30
—
列夫·托尔斯泰《安娜·卡列尼娜》
我是个人!我要生活!我要爱情!
托尔斯泰半自传小说,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的高峰。陀思妥耶夫斯基赞其为“一部尽善尽美的艺术杰作”。每一个渴望爱和被爱的灵魂,都要读一读《安娜·卡列尼娜》!
麦家点评:人总是在接近幸福时,倍感幸福;在幸福进行时,却患得患失。31
—
玛格丽特·米切尔《飘》
一位乱世佳人的传奇人生
世界十大文学名著之一,普利策奖获奖作品。1936年问世,仅半年,发行量便突破一千万册,打破了美国出版界多项纪录。依照原著改编的电影《乱世佳人》,一举夺得八项奥斯卡大奖。
美国作家玛格丽特·米切尔创作的长篇小说《飘》,以郝思嘉与白瑞德的爱情纠缠为主线,描绘了那个时代美国南方人的习俗礼仪和观念态度,成功地再现了林肯领导的南北战争和当时美国南方地区的社会生活。
麦家点评:明天又是新的一天,做一个不妥协的战士。不管几岁,人生只是刚开始而已。32
—
马尔克斯《百年孤独》
家族七代人的传奇故事
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加西亚·马尔克斯的代表作,被《纽约时报》评为“《创世纪》之后,首部值得全人类阅读的文学巨著”。被译为四十余种语言,全球销量超五千万册。
1982年,瑞典文学院将诺贝尔文学奖颁发给马尔克斯的时候,说“《百年孤独》乃是过去五十年来所有语言中最伟大的杰作”。《纽约时报》也评价说,《百年孤独》是“《创世纪》之后,首部值得全人类阅读的文学巨著”。
麦家点评:人生百年,大部分人都是生于平凡,又死于孤独。33
—
莫言《丰乳肥臀》
活着的人要继续活下去
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心目中的代表作。高密东北乡的不朽“圣经”。关于一位历经苦难的母亲、八个命运各异的女儿和一个心理畸形的混血儿子的故事。
麦家点评:生命就是一连串的逝去,我们却要坚强地活着。勇敢篇
34
—
毛姆《月亮与六便士》
你的人生,由你做主
“故事圣手”毛姆的经典代表作。自问世以来,以六十二种文字风靡一百一十个国家,全球销量突破六千万册。我们终其一生,不过是为了摆脱无谓的束缚,真正地做自己。
作为“20世纪拥有最多读者的作家之一”,又被誉为“英文现实主义巨擘”和“故事圣手”,毛姆之所以声名鹊起,并非因为他的小说,而是因为他的剧作。
如果说,月亮代表理想,六便士喻指俗世追求,无论是金钱、功成名就,还是其他,只要你觉得适合自己,就可以去追求。仰望月亮的人,未必比好好生活过日子的人更清高,但好好过日子的人也未必比仰望月亮的人更成功。
麦家点评:人生永远没有太晚的开始,不要太在意他人的评价。35
—
马克·吐温《百万英镑》
踏踏实实赚钱,大大方方花钱
“美国批判文学之父”马克·吐温代表作品。手持一张百万英镑支票的穷光蛋,如何在伦敦生活一个月?这张支票是废纸一张,还是撬动一切的支点?
麦家点评:人可以追求财富,但不能贪婪;可以驾驭金钱,但不能被金钱所驱使。36
—
斯蒂芬·金《肖申克的救赎》
恐惧让你沦为囚犯,希望让你重获自由
美国现代惊悚小说大师斯蒂芬·金不朽的励志经典名著。同名电影获奥斯卡奖七项提名,被誉为完美影片之一。
麦家点评:我们无法在时间的长河中垂钓,但我们可以将对苦难的诘问化为觅渡的力量。37
—
马尔克斯《活着为了讲述》
我对生活一往情深
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加西亚·马尔克斯唯一的自传。一部几近完美的传记,同时也是一本生动的小说,一段跌宕起伏的人生,一堂精彩纷呈的写作课。
《活着为了讲述》是马尔克斯一生中的最后一部长篇,也是最长的一部。但遗憾的是,它并不是一部完整的自传,因为马尔克斯的身体健康问题,计划中三卷的自传,在第一卷末尾收到未来妻子的回信时便戛然而止,留给世人一个永恒的悬念。但这个结尾也是完满的,因为它是马尔克斯与妻子梅塞德斯之间美好爱情的开端。
麦家点评:谁也不知道,你学过的知识,读过的书,会在人生的什么时刻给予你回报。所以,越努力,越幸运。38
—
海明威《老人与海》
人可以被毁灭,却不可以被战胜
普利策奖、诺贝尔文学奖双料得主海明威扛鼎之作,影响历史的百部文学经典之一。这本书创造了人类出版史上的一个奇迹:四十八小时售出五百三十万册。
《老人与海》这本书篇幅很短,英文版原著仅有区区的两万七千余字,翻译成中文也只有四万多字。故事的主要情节也很简单,全篇都围绕着一位老年古巴渔夫——圣地亚哥与一条巨大的马林鱼在离海岸很遥远的湾流中搏斗,以及由此展开的故事进行讲述。
麦家点评:没有什么胜利可言,挺住就意味着一切。39
—
加缪《局外人》
尽管世界一片荒谬,我们还要奋起抗争
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加缪的成名之作。在人类文学史上,《局外人》以其独特的视角展示了世界的荒诞性,成为20世纪整个西方文坛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作品。
麦家点评:他们相信什么,就会看到什么。40
—
菲茨杰拉德《了不起的盖茨比》
“美国梦”的传奇与衰落
世界文学史上的“完美之书”,美国家喻户晓的不朽经典,入选美国国家图书馆“塑造美国的图书”及高中、大学标准教材,席卷《时代周刊》《纽约时报》《卫报》等各大榜单。
菲茨杰拉德是美国20世纪20年代“爵士时代”的发言人和“迷惘的一代”的代表作家之一。而《了不起的盖茨比》则是奠定菲茨杰拉德在现代美国文学史上的地位的作品。
麦家点评:他对感情的出发点错了,因此后面的一切也就全都不对了。41
—
斯托夫人《汤姆叔叔的小屋》
人活着一定要有信仰
美国第十六任总统林肯赞誉为“引发一场战争”的现实主义杰作。美国历史上里程碑式的三十二部经典作品之一,哈佛大学一百一十三位教授联名推荐的最富有影响力的作品。
麦家点评:精神明亮的人,即使不能飞翔,即使还要匍匐,也会一寸一寸地前行,一点一滴地行善。42
—
塞万提斯《唐吉坷德》
哪怕全世界嘲笑,也要做自己
“现代小说之父”塞万提斯的不朽名作,畅销四百多年,深刻影响了歌德、雨果、博尔赫斯、昆德拉、卡夫卡等文学巨匠。“如果有什么人生必读书,那一定就是《堂吉诃德》!”
在西方人心目中,《堂吉诃德》是现代的第一本小说。《百年孤独》的作者马尔克斯称这本书包含了世界上所有的事物,完成了后来所有的小说家企图完成的东西。
麦家点评:只要出发,生活就会有另一种可能。43
—
《傅雷家书》
赤子孤独了,会创造一个世界
中国家庭教育典范,两代人精神交流实录。一本“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、呕心沥血的教子篇”,也是“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”。
“赤子孤独了,会创造一个世界。”这是傅雷夫妇的墓志铭,也被认为是傅雷生平的最佳概括。
麦家点评:人生终有许多无可奈何,能左右的是自己,不能左右的是别人。”44
—
萧红《呼兰河传》
对于生的坚强,对于死的挣扎
文学洛神萧红的代表作。这本书像一部自传,萧红回忆着出生的小城,好的、坏的,不好的、不坏的,好的不见得怎样优美,坏的也不会有多可恶,总是命当如此,哭也由不得人,笑也由不得人……
麦家点评:她是幸运的,但也是痛苦的,一生在离开,却又一生都在牵挂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